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(yè)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

聚焦

旗下欄目: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

硯邊詩心 夢醉墨香

來源:中國藝術資訊網 作者:King 人氣: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9-01

胡清菘,筆名浪石,號自如,一九七零年誕于炎帝神農故里,幼即喜愛書畫,啟蒙于畫家李北苑先生,后受教于湖北著名花鳥畫大家湯文選、馮令松諸先生。一九八九年專攻人物,拜南開大學東方文化藝術系著名人物畫家李俊琪先生為師,學習通史人物畫和系統(tǒng)鉆研東方美術。貳零一貳年進修于北京史國良人物畫高研班,徐蔣體系繼承人,對全盤蘇化光影素描充滿質疑,覺得線型素描結構處理才是深入表現(xiàn)的最佳方法。曾研究宋、明、清經典作品和西方名家如門彩爾、伯里曼、荷爾拜因、尼古拉·菲遜等經典作品,認為西方速寫與毛筆產生的線條相結合,再用焦點透視深入表現(xiàn)才是中國人物畫的發(fā)展方向。作品博采眾美、內蘊高遠,參加國內外各級大展,多有獲獎并有作品進入主流拍場。部分作品為文博單位和海外藏家收藏,現(xiàn)為蘭亭雅集·北京畫院常務副院長,隨州市美協(xié)副主席,隨州市美術館館長。

讀書是人生一大樂事,也是閑時的雅好

每當我沉浸在文學的海洋中,為這些優(yōu)美的詩文所感動的時候,不僅會讀其文而思其人,想到創(chuàng)作這些作品的文學家,想象他們的音容笑貌,用畫筆為他們造像,讓他們立體的呈獻在我的面前,這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。

以古裝人物作為繪畫題材的創(chuàng)作,是我許多年來中國水墨畫作品中的重要部分。

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的櫛風沐雨、滄海桑田,創(chuàng)造了磅礴瑰麗的歷史畫卷,創(chuàng)造了燦爛輝煌的傳統(tǒng)文化,成為中華民族生存發(fā)展的精神食糧。無數(shù)的圣哲先賢,曾大智慧地闡釋了宇宙萬物的普遍規(guī)律;更有古代深刻的思想者,他們的真知灼見閃爍著無盡的人類理性光芒;不可勝數(shù)的文人雅士創(chuàng)作的詩文丹青,內蘊著中華民族典雅而獨具特色的文化審美價值;甚至那時的市井平民,在艱苦環(huán)境中展現(xiàn)的樂觀生活情趣,也是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寫照。正是由于懷著對耳濡目染的傳統(tǒng)道德文化的敬意,鼓動著我用畫筆去表現(xiàn)他們。

在內蒙古突泉筆會

在景德鎮(zhèn)畫瓷

題材只是一種媒介,是展現(xiàn)作者世界觀、價值觀的窗口,無論畫什么,真、善、美都是永恒的主題。衡量一件作品的價值,在于它所具有的文化含量與藝術含量。所謂藝術含量,就是創(chuàng)作者獨立的思考和強烈的個性展現(xiàn)。

其實,今天我們畫古人,是要給今天的人和明天的人看的,總是要帶著時代審美的印記。優(yōu)秀的作品,除了藝術形式隨著時代而演進,表達的仍是今人的價值觀念,甚至就是今人的喜怒哀樂。

中國畫是精神繪畫,無論工筆還是逸筆,都應該充滿著浪漫色彩,充滿著作者內心世界的激情,充滿著創(chuàng)造者真誠的良心。

作品欣賞人物篇:

作品欣賞山水篇:

合影篇:

與恩師史國良先生在國家畫院美術館

與李可染先生夫人鄒佩珠老師在中國美術館

與中國國家畫院揚曉陽院長在保利

在天津美院聽著名畫家何家英老師點評

與《美術》雜志總編尚輝老師

責任編輯:K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