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資訊 關(guān)注 名家 行業(yè) 機構(gòu) 大觀 圖片 視頻

聚焦

旗下欄目: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

李明覺:因上努力,果上隨緣

來源:中國藝術(shù)資訊 作者:柏玲 人氣: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1-24

  李明覺 山東陽谷人、 現(xiàn)居北京,問學(xué)于隋牟先生。

  因上努力,果上隨緣

  文/劉澈

  初見李明覺的畫,四周是一大片的白,蒼茫到無邊無際的氤氳著的白。一方古老的佛像,遠視距望出,漸漸褪色,呈現(xiàn)黑白照片般很遙遠的黯淡自然的古意。這些佛像,古風(fēng)雋逸,雙目聚氣,獨立幽深,自成體系。一望而知就不是現(xiàn)代的,似乎也不像現(xiàn)實的。這是哪里的呢?

  觀李明覺的這些禪意佛像畫,構(gòu)圖筆勢并不赫然,渾厚峻拔到氣勢逼人,抑或秀美明媚到流連忘返。她的畫往往是含蓄內(nèi)斂的,是雋永小品式的,也不乏陳年詩意。簡淡,幽靜,孤閉,而又沖和。這叫我突然想到晉朝歸去來辭的陶淵明,想到唐代周昉的筆尖風(fēng),也想到中唐的李真,甚至想到了曹不興。我一時弄不太明白,一個現(xiàn)代女子,為何她的筆下,竟有這樣古代文士歸隱山林的企圖?

  獨處超然,是一種超脫的人生追求,也是一種高標(biāo)的思想境界。你我世俗中人,誰能獨立一隅,向壁辟谷?纖弱女畫家李明覺,莫非就可以如此?

  事實上,獨處,歷來就是文人的一種內(nèi)心獨白,有著一種深沉難遣的精神寄托。紛繁喧囂而又無奈的現(xiàn)實世間,無緣無法達到或?qū)崿F(xiàn)的,畫家們大約就通過手中的盈尺毫筆,隱晦的或曲折的表達某些心跡的流連和歸宿吧。因而他們既在追求,也在逃遁。追求人格的涵養(yǎng),健康和獨立,也在逃避世俗雜蕪不斷蔓延的日益侵襲。這樣,他們就時刻處在矛盾的糾結(jié)和陣痛中。但無論外面聲色光象如何,文人畫家都在他們自我營造的小而封閉的意識世界,盡情沐浴,修復(fù),和舒展被傾軋被擠壓到可能受傷的靈魂。因而,真正的文人畫家,總有一種孤傲的遺世獨立的倔強。

  這似乎就有些理解了她畫的本意。

  她的畫乍看完全是文靜的,不起眼的風(fēng)景,只有一些皴擦的山石,皴點的樹,和一些古老的佛像。也可能還有一兩間茅草屋,或簡陋木橋。靜靜的,隱逸的,卻似達摩面壁的洞穴般,營造出一種完全歸屬自我的氣氛。在這樣的氛圍中,其實應(yīng)該還有更多的內(nèi)容。譬如空徹,譬如自省,譬如寬大,譬如悲憫,也譬如剛毅冷靜之類。只是,這些,都囿閉在靜靜的需要慢慢品味的黑白畫境。

  一種畫的畫境,也許很難全面表達或顯露畫家的委婉心境,一般人看到這些山水小品,更多感覺可能是另類,奇怪,或孤寂。但不妨再看看李明覺的佛像,當(dāng)然更要看她的那種自然的、大膽的在畫中留出的想象空間。

  反觀李明覺的畫,就能夠迥出時流。她筆下的荒野,枝干奇肆古拙疏野,潛氣內(nèi)斂,顯照心勁。設(shè)色冷艷,耐寒獨立,唯我張揚,又大有靜穆之氣。頗有“我畫隨緣”的超脫和傲然。因此,觀她的佛像,就可以想到敦煌的“佛海”,可以看到骨子里的我行我素……

  如果以此再觀照李明覺的山水畫,可能對其本人心性也就有了更為確切的注腳。是否可以這樣概括:處身紛雜疲憊的現(xiàn)實,卻鬧中求靜,是追求,也是逃遁,堅守內(nèi)心的那份恬靜,和圣潔,宛如掙脫淤泥之青蓮,無人處,炫然獨放。

  當(dāng)然李明覺的畫,也許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。但從藝術(shù)內(nèi)核的角度,從繪畫即寫心的角度,或從整個畫風(fēng)來觀照對比,可以肯定,她就是一位真正的畫家,她的畫,直照藝術(shù)本真。

  李明覺工作室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  明覺畫畫

  文/李明覺

  某日朋友問我:明覺你畫畫兒是為了什么呢?

  我說畫畫兒啊,其實就是為了填補我生命中的空白。

  從小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畫畫,但是因為機緣不夠,所以心中所想一直沒有實現(xiàn)。

  喜歡畫畫,但是又不知如何下手,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我的恩師隋牟先生,直到認(rèn)識了先生,是先生讓這顆小小的種子可以發(fā)芽,衍變成了對藝術(shù)無限的熱愛。

  我們可以喜歡唱歌,可以喜歡旅行,可以看書,可以聽音樂,看電影。畫畫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
  畫畫就像生活給我開了一扇窗,它可能更比較適合我,它更容易讓我表達我的情感,容易走進我的世界。

  先生常說功夫在畫外,我非常認(rèn)同這一點。

  藝術(shù)應(yīng)該是最自由的表達,不受任何外在的干擾和束縛,哪怕?lián)诫s了一丁點兒,藝術(shù)就會變得不純粹。

  做到這一點非常的難,藝術(shù)本身很純粹,藝術(shù)無欲無求,只是想和她更親近一點。

  只想在這世界上做一個快樂的畫畫的人,自由自在。

  在這世界上你只要是熱愛任何一種事物,雖然表面上有差別,給予我們的能量都是一樣的,烘焙,美食,清理,陪護,婚姻……

  都是活在這個世上修行的工具。

  先生常說,如果人活明白了,畫也就能畫明白了。

  說起來很容易,做起來很難。我也經(jīng)常懷疑我自己,我也經(jīng)常把自己弄丟,我也會問自己這樣做,到底是為了什么?遇到我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,這些問題就會困擾著我,阻止我前進的腳步。

  我自己經(jīng)常在肯定、否定、肯定、否定中往前摸索。

  我知道這個時候我的心肯定是往外求了……

  感恩一路走來,師友對我的護持厚愛,明覺汗顏慚愧,唯有潛心修習(xí)!

  戊戌秋月明覺感懷

  李明覺作品

  高家洼寫生 35×9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高家洼寫生 35×9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高家洼寫生 35×9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高家洼寫生 35×9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高家洼寫生 35×5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高家洼寫生 35×5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高家洼寫生 35×5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高家洼寫生 35×5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高家洼寫生 35×5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高家洼寫生 35×50cm 紙本水墨 2018

  庭院深深 35×50cm 紙本水墨 2017

  庭院深深 35×35cm 紙本水墨 2017

  撲蝶 35×35cm 紙本水墨 2017

  香夢沉酣 35×35cm 紙本水墨 2017

  明覺畫戲 35×7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明覺畫戲 35×7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貴妃醉酒 35×7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佛造像 阿彌陀佛 35×7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佛造像 阿彌陀佛 35×3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佛造像 阿彌陀佛 35×3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佛造像 阿彌陀佛 35×7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佛造像 阿彌陀佛 35×7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佛造像 阿彌陀佛 35×7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佛造像 阿彌陀佛 15×35cm 紙本水墨 2016

  佛造像 阿彌陀佛 25×40cm 紙本水墨 2016

  

責(zé)任編輯:柏玲